——检察院里的军转干部篇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以来,阜阳市检察机关的诸多军转干部主动请缨,冲锋在战疫第一线,展示了新时代军人的英雄本色。
做“有温度”的志愿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最基层的防线,社区成了与人民群众距离最短风险最大的对接点之一。早上6时50分,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王浩就赶到了颍州区万和社区桥苑小区防疫卡点,开始一天的防疫工作。
一通行门、一登记桌、一测温枪、临时出入证、两天一采购、严格管控车辆、逐一测体温登记……事无巨细,自2月6日参加防疫工作以来,王浩每次都要求自己提前赶到执勤点,认真负责把好每个环节,确保不出纰漏。
但在王浩看来,真正困难的并非防疫的流程,而是在封闭状态下业主难控的心态。“疫情高压下,小部分业主对疫情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防疫工作小题大做,外出被拒后情绪就会变得焦躁。”王浩说,对于这部分人,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们的易怒情有可原,对此我们的办法就是以德服人,耐心解释清楚后,他们基本都能配合我们的工作。”
但也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突发状况。王浩回忆说,一次有一名业主来到卡点,表示自己的亲人即将过世,希望能去见他最后一面。“当时是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但我们认为防疫工作不应该是‘冷冰冰’的。”王浩说,询问了这名业主归来的时间,他们向社区进行了报备,为这位业主打开了外出的绿灯。
正是他们这种带着暖意的工作态度,慢慢感染了小区更多业主。越来越多的小区志愿者走了出来,他们不但自发为卡点送来酒精、方便面,还成立了2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配合他们开展排查、登记、消毒等工作,整个小区成了一个大家庭,防疫工作也变得更有温情了。
你们护城 我护“港”
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张良参与防疫工作的卡点是交通局家属院,住户并不多,只有88户家庭,但这里的不少业主都是交通局一线执法人员。疫情防控期,小区就是市区交通执法人员的“进出港”,每天早上七时多,三十余名交通局执法人员就会到小区广场集合,随后驱车外出执勤。
风险不言而喻,这些执法人员前往的本就是一线,他们中只要有一例确诊,多数交通局的执法人员都将被隔离,这会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输,而张良所在卡点的工作人员也会“躺枪”。“他们是轮岗,因此每天进出执法人员能达到两百余人次,执法车辆进出二十余次。”张良说,让每一位执法人员安全回家是他们最大的责任。“为将风险降至最低,我们也会劝阻家属减少外出,生活用品由外出执法人员带回。”这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早上7时到晚上6时,期间除了中午能休息半小时,其余时间,张良等人都处于一种随时待命的“疲惫”状态。 “家人担心我能理解,但作为党员,我必须参与。你不去、我不去,这些地方谁来守呢?”张良笑着说。
让党旗在一线飘扬
东宇雅苑小区使用年限已久,没有物业、业主委员会和保安,是个典型的“三无”小区,防疫工作压力很大,也因此成为市区重点防控小区。市检察院机关纪委专职副书记程其勇到岗后立刻开启连轴转的工作模式,但协调、督促、落实、登记、数据汇总、宣传等各类问题依然让他分身乏术。
于是,程其勇利用自己在机关党委的工作经验,向社区提出成立临时党支部,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防疫工作,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很快,在社区党组织的帮助下,卡点招来了两名党员志愿者。小区里的党员志愿者也主动报名加入疫情防控工作,成为各楼栋的楼长,参与到消毒、摸排和疫情宣传工作中来。
随着疫情工作的开展,小区的‘楼长’已经实现工作全覆盖,他们人熟地熟,大大提高了小区疫情防控宣传和摸排的效果。“党的工作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和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工作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程其勇说,“也正因为他们,这个小区的防疫工作才能开展得有条不紊。”
他把好作风带到了社区
“我曾是一名军人,现在是党员,是检察干警,防控疫情我也能出一份力。”疫情就是命令,在收到太和县委组织部关于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村)报到参与疫情防控的通知后,太和检察院综合业务部法警李洪刚主动报名,积极投身到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线。
“为了大家的安全,还请您配合一下我们的工作!” 古城社区墨香苑防控疫情卡点入口,李洪刚到岗协助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个企图“闯卡”的居民。经过详细的政策解读和耐心劝导,“闯卡”居民表示以后会严格遵守疫情期间社区的管理规定,不给国家添乱!
“洪刚报到当天就值了个大夜班,不排班的时候也会过来,几乎天天到位,认真负责,从来没有怨言,还给我们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出了很多好点子,对我们帮助很多。他把检察院的好作风带到了社区。”古城社区书记张奎说到。2月14日,太和县委组织部对在古城社区墨香苑卡点的单位(值守人员李洪刚、张峰)到岗到位、履职尽责的表现进行了通报表扬。
村镇街道一样不能放松
颍东区人民检察院的军转干部们则是投身到村镇、街道的第一线,为正午镇程圩村、田楼村、新华街道办事处的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副检察长李兵系武警转业,第三检察部干警范中曾是工程兵。两人一组被安排在程圩村。接到任务后,他们立即进入战斗状态,每天早出晚归,耐心劝导村民不聚集、不出门,向村民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疫情防控知识。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配合村委会在乡村路口设置路障,严控车辆、群众进出乡村,督促做好自我隔离工作。光是在村内两个出口之间巡回宣讲,一天下来,竟然走了十几公里。范中表示:“虽然戎装褪去多年,面对复杂疫情,依然像当年在部队一样,组织有召唤、群众有需要,哪里就有我的身影,力所能及为抗击疫情增添力量是我应该做的。”
在颍东区正午镇田楼村,曾经是一名炮兵的夏春雷与专职检委刘洪星也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宣传工作。该村有一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收治后,该村被列为疫区,实行全封闭,禁止人员进出。他们再三告诫该村群众不串门、不聚餐、讲卫生、勤洗手,发现外来人员要及时报告。第一天去督查,夏春雷就注意到该村卡点的值班环境简陋。在这深冬之际,大雪纷飞,值班人员要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里二十四小时轮值,实在太辛苦。第二次去的时候,他就悄悄的从家带了一个取暖器送给值班人员。他说:“特殊时期,你们更应该保重身体,先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保护别人。”
“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脚步。”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这些“老转”们依然义无反顾,闻令而动,不减当年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这些平凡中的坚守必将汇聚成一往无前的强大合力,帮助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何昭宇、范倩倩、张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