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作风建设
“阜检清风慧语”第一期
时间:2025-01-2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自古以来,我们倡廉洁之风,守清正之气,廉洁更是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绵延千年。作为其中瑰宝,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的“六廉”理念,是对古代官吏的重要道德标准。而在今朝,我们阔步新征程,更应以廉洁文化涵养时代新风,在检察工作中持续传承中华民族崇廉尚洁的传统美德。本期开始,我们将在微信公众号推出“阜检清风慧语”栏目,陆续推送中华传统优秀廉洁典故,以廉政为笔,绘就公平正义的画卷。我们期待,通过“阜检清风慧语”,全市检察干警能进一步树牢廉洁意识,让廉洁成为行动的准则,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严格的自律,投身于检察事业。今天推出第一期。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




孟子学成以后,最主要的活动是去游说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几个大国国君,希望他们行王道、施仁政,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可以取,可以不取”取的是什么呢?指金钱财富和名誉地位。每个人都会遇到“取”与“无取”的选择,孟子指出,“取,伤廉”者,不取也,即如果拿取了但伤害了廉洁的操行,还是不取为好。




面对繁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各种各样的诱惑,有的人会放弃原则、行差踏错;有的人则规行矩步、清廉自守。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人生结果,廉洁自律的人能够正心明道、怀德自重,贪欲横行之人不分得失、自毁人生。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应该在“取”与“无取”之间分清孰轻孰重,应该进一步强化“六廉”思想,严格遵守党纪法规,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道德操守,始终坚守廉洁的决心和智慧。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出自《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君子的道德品质好比是风,小人的道德品质好比是草,当风吹到草上面的时候,草就必定跟着倒。




领导干部是清正之风的“领头人”,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要充分发挥表率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全体干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不正之风无处躲藏。







供稿:检务督察部

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检小萱工作室